时光,如白驹过隙。

       匆匆而过。

       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

       原——前苏联国家委员会对外贸易总局,尼古拉29局。

       办公室中—

       阿列克谢面目浮肿,顶着浓重的黑眼圈儿,显然是几天没睡好觉了,可他不得不打点精神,小心应付。

       将一份厚厚的合同推了过来。

       挤出个难看的笑容。

       “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尽快提出来。”

       办公桌对面,林岭东微笑着接过。

       在他魔爪之下,阿列克谢瑟瑟发抖,威逼利诱,不得不全面妥协,为他处理好一切事情。

       船?

       就这样轻松到手了!

       合同有40多页厚,拆开线圈儿:“给我们来两杯咖啡,谢谢。”

       贸易总局,航运公司,一个现官,一个现管,两头都被林岭东拿捏了,还不简单么?

       原本的计划,是签下14条,剩下的偷偷开走。

       现在不用了。

       阿列克谢一单搞定,合法出海。

       这一个月以来,林岭东也是多方打点,一大群人跟着连轴转,人都瘦了一圈儿,光费用就砸出去百万美金。

       但辛苦还是值得的。

       32条船面貌一新,卖完这一单老伊万彻底解脱了,也是不遗余力的组织起船厂工人,修的修,补的补,连油漆都重新上了一遍,机油都加了400多吨。

       码头上,一度热火朝天。

       林岭东翻得很快,来到合同最后一页。

       这里就很有意思了。

       32条货船,164名船员,外加3000吨低硫油,合同总金额640万美金,折合89.6亿卢布,合同是签在3个月前的,这期间货币又贬值多少?

       没有人算得清楚。

       就是笔糊涂账。

       合同的最后,有一张小卡片,是阿列克谢的瑞士银行账户。

       林岭东扬了扬,装进自己的衬衣口袋。

       这一单走完之后,将有30万美金打到他账户上。

       林岭东从不是一个寡绝的人,只要配合,什么都好说。

       自己吃了肉,也该让对方喝口汤。

       运笔如飞,林岭东爽快的签下最后一个大名,跟阿列克谢伸手一握:“合作愉快。”

       阿里克谢精力交瘁。

       这一个月来,他也彻底见识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手段。

       丝丝入扣,八面玲珑,滴水不漏。

       只有“可怕”两字可以形容。

       “年轻人,希望你信守承诺,否则……”

       林岭东:“否则怎么?最好别说大话,没用的。”

       阿列克谢:“你……”

       “放心。”林岭东站了起来:“出了土耳其海峡,30万一分不少,会出现在你的账户上。”

       留下伊莎贝尔和柯伊拉拉整理合同,完善后续事宜。

       林岭东潇洒出门。

       “嗨,谈得怎么样?”

       门外,麦德维丘克和几名士兵,正靠在虎式装甲旁边抽烟。

       这段时间,麦德维丘克已成为了专车司机,和林岭东也处成了哥们儿,几名亲随士兵,相处得也是极其随意。

       叫着老板,或者林先生。

       因为他没架子。

       看起来外表冷峻,可对自己的兄弟是真没得说。

       一个月的相处。

       跟着林岭东,每天的万宝路,伏特加,熏肉和面包管饱,日子过得是极其滋润,一想到即将分别,也是颇为难舍。

       “搞定了,留一辆车给伊莎贝尔,我们去水面舰队。”

       驾驶位车门拉开,林岭东拉着扶手蹿了上去。

       熟练的拧动电动锁,踏下油门,发动机轰的一声,传来澎湃动力。

       虽然操控性差了些,可胜在野蛮,够劲。

       这辆车,林岭东是真挺喜欢的。

       “考虑好没有?什么时候卖给我?”

       “No,不,卖。”麦德维丘克坐上副驾:“这是我的小宝贝儿,谁也拿不走。”

       几名士兵也跳上车,抓起车上的苹果啃了起来。

       怎不滋润呢,连水果都安排上了。

       林岭东一抹方向盘:“不卖算球。”

       奔走了一个月,路况早已经摸熟了,直奔41水面舰队。

       导弹护卫舰?

       林岭东还是暂时放弃。

       买不起,太贵了。

       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最低也要2000万美金,是真买不起,再说买回去印度肯定会跳脚的。

       可这么庞大的船队,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怎么行?

       纠结了半个多月,林岭东最终选了两艘“别佳级”-海上轻骑兵-159型护卫舰,全长81米,宽9米,吃水3米,标准排水量980吨。

       在军舰来说,这算是很小型的舰了。

       可价格也是真的高啊,78年的船,14年船龄,花掉了240万美金。

       可以多买20条货船了。

       林岭东最看重的,是它快,一万四千匹马力,最高航速能达到32节,跟快艇一样的速度了。

       拥有这样的速度,还怕什么海盗?

       追上去就是一顿胖揍。

       而它的火控系统也很强大。

       船头,船尾,各有一座76毫米全自动火炮,两座30毫米防空炮,两座水面式鱼雷发射架,12枚反潜炸弹。

       导弹?

       很遗憾,没有。

       可弗拉基米尔拍着胸口的保证,炮轰就足够了。

       一小时后-

       4号港,41水面舰队。

       一艘橡皮轮装甲快艇,在海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水浪,朝着未知的海域疾驰而去。

       艇上,林岭东穿着救生衣,手把着船舷的栏杆眺望前方:“在哪儿啊?没看到啊?”

       他旁边,坐着一把大胡子的弗拉基米尔,肩膀上四杠红星,41水面舰队,猎潜舰队指挥官,一名海军大校。

       弗拉基米尔身宽体壮,身高超过了195公分,体重两三百斤,手臂快比得上寻常人大腿那么粗,站着似一座铁塔般,符合战斗民族的所有想象。

       叼着杆雪茄吧嗒着:“这么心急干什么,诺,那不是么?”

       海平面是弧形的。

       人坐在船上,肉眼的观测距离非常短,不到6公里就看到头了。

       而前方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个黑色小点,随着快艇的前进,逐渐变大,两艘灰白涂装,狭长的军舰横在海面。

       现在,已经是林岭东的个人财产。

       而炮管的前方,是两艘破烂的渔船,当靶子停靠。

       半小时后——

       距离两舰两三千米的地方,快艇的发动机笃笃几声,熄火停下。

       弗拉基米尔:“准备好了么,先看什么火力?”

       “等等。”林岭东取下脖子上的胶卷相机:“我先拍两张再说。”

       可惜啊,这么重要的时刻。

       不能发个朋友圈,简直浪费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