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紫禁城,谨身殿。

       “臣!汤和!见过陛下。”

       信国公汤和抱拳,弯腰,跪下。

       他的头上皆是白发,即便他努力稳着身子,可身躯依旧在巍巍颤抖。

       这是一名老臣固有的固执,他们永远不会对外表现出自己任何苍老的一面!

       他们永远都在向世人宣誓着他们的倔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朱元璋连忙亲自走过去,搀扶起汤和:“干啥咧,这才多久不见,就这么见外啦?”

       眼前已经是六十七岁的汤和,是朱元璋的老大哥,红巾军的老伙计,他是一个可以完全值得老爷子信赖,值得老爷子放下心中生所有的戒心的老兄弟!

       他,是朱元璋投奔红巾军的领路人。

       汤和咧嘴笑笑,嘴里牙齿脱落了几颗,抬头看着朱元璋,竟是鼻头一酸:“重八……这才几年不见,咱记得你上次头上不还没白发么?这咋一下就全白了呀!”

       朱元璋浑不在意的挥手:“再不老,那不老妖怪啦?”

       汤和感慨道:“咱可以偷闲,皇上却是一年比一年劳累了!”

       “行了行了,坐坐坐!”

       朱元璋话音落下,连忙有宫人抬来椅子,给汤和坐下。

       “皇上先请!”

       汤和一脸执拗,朱元璋笑着摆摆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汤和这才肯坐下。

       朱元璋看着汤和,笑着问道:“你在凤阳中都可好?家里娃还孝顺不?”

       汤和笑着唏嘘:“孝顺,一个个的都孝顺的紧,就是咱这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咯,去年,咱差点话都说不了咯!”

       朱元璋眉头一皱:“那咋不找太医看看?”

       “看过了!”

       汤和倒是不太在意,笑着说道:“太医说,这是当年打仗的时候落下的,没办法了,就这么着吧,臣要真是不能说话了,估计也该入土了,哈哈!”

       “那可不行!”

       朱元璋喊了一声:“你呀,不准死,要陪着咱呐,活他娘的一百年!不,五百年!”

       “哈哈哈——”

       朱元璋和汤和大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笑罢,朱元璋道:“走走走,咱带你喝酒去!”

       “好!”

       汤和笑道:“咱好多年没跟皇上一起喝过酒了!”

       朱元璋笑道:“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去跟咱大孙整个?”

       “啊?去!要去,这个必须得去!”

       ……

       东宫。

       朱元璋带着汤和来到这里。

       听到宫人通报以后,朱雄英连忙出门迎接。

       信国公汤和,朱元璋的老大哥,长朱元璋两岁,当初他是第一个投奔红巾军。

       后来写信给朱元璋,邀请老朱入伙红巾军,陪着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最辉煌的一战是在浙东击败方国珍,俘获陈友定,后又拿下山西、甘肃、宁夏等各地。

       他去世之后,朱元璋罢朝三日,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这是明初历史上最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常遇春和徐达。

       朱元璋一辈子杀了不少人,甚至不少死之后的公侯都被朱元璋剥夺爵位,而汤和独享老年之福,并以功名而终。

       “臣汤和,见过皇太孙!”

       汤和见到朱雄英,连忙杵着拐杖跪下。

       “汤爷爷,快快请起!”

       朱雄英连忙扶起汤和,汤和看着朱雄英的模样,眼眶不禁湿润了:“像!太像当年的太子爷了!”

       说着,汤和擦了擦眼角:“人老咯,看到后辈,总会情不自禁的缅怀以前,太孙不要介意。”

       “汤爷爷见外了!”

       朱雄英笑着道:“爷爷,汤爷爷,咱进屋里坐吧?皇爷爷让人带话过来,我就让人弄点火锅和小酒。”

       朱元璋闻言大笑,对汤和道:“老伙计,咱告诉你,你有口福了,这火锅,你怕是一辈子都没吃过。”

       朱元璋上一次吃过朱雄英弄的火锅,那滋味叫一个绝!

       汤和露出疑惑的神色:“咱一辈子,啥玩意儿没吃过?莫要糊弄我!”

       “那两位爷爷在房中等我,我去准备一下就来!”

       朱雄英说了一句,便下去安排去了。

       望着朱雄英挺拔离去的背影,汤和急急抓紧朱元璋的手。

       “上位!雄英好啊!雄英是皇太孙好啊!咱就怕咱亲手打下来的大明江山,后辈会坐乱了,咱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难得太平,难得太平啊!”

       太平二字,被汤和咬的很重,没有人比这些经历过兵荒马乱的老人们更能理解‘太平’二字的沉重含义!

       朱元璋轻轻点点头。

       对于汤和,他是绝对信的过的,两人几乎无话不说,

       他知道汤和嘴严实,绝不会乱嚼舌根子。

       朱元璋笑了笑,道:“可是咱大孙流落民间十年,咱现在封他为太孙,你真觉得好?”

       汤和点头:“男人哪有不经风霜的?温室里长出来的家伙,都不像个熊样,你看咱家几个孙子那熊样,咱每天不抽个七八次,心里膈应!”

       “哈哈!”

       朱元璋大笑……

       不多久,朱雄英就回来了,笑道:“两位爷爷,准备好了,走,咱喝酒去!”

       “好!走走走!”

       朱元璋拉着汤和的手,笑呵呵的大踏步往前,“咱大孙弄出来的东西,绝对不会叫你失望的!”

       进入膳房。

       火锅就放在膳房内的八仙桌上,铜炉下烧着炭,好几大盘羊肉片都切的薄薄的放在铜锅旁边,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绿菜瓜果。

       汤和看的直瞪眼:“大冬天,哪来的绿菜?”

       朱元璋得意的道:“这小辈们,脑瓜子可是灵醒,搭个啥玻璃大棚,就能种出绿菜西瓜啥的来,比咱强不少!呵呵——”

       老爷子说着,眼里带着满满的骄傲。

       “哎呀——”

       汤和感叹了一声,道:“确实如此啊,一代比一代强,况且这都过了两代了。”

       “坐坐坐!”

       朱元璋一边招呼着,一边坐下,对汤和道:“你真当人人都和咱大孙一样啊?这都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咱夸口,中枢舍人刘三吾知道吧?大元的时候,就是汉人中的两榜进士,天下少有的学问人。他对咱大孙的学问,都是赞不绝口!”

       汤和两眼一抹黑:“哎,咱也不认字,给咱看也没啥用,不过说实话,咱知道读书是一定有用的,咱家那些不争气的,让他们念书各个垂头丧脑,让他们吃喝玩乐,各个兴高采烈!”

       朱元璋鄙夷的道:“你家那些跟别人比还好,可是跟咱大孙比,哼哼!”

       汤和哈哈大笑:“咱也不是比较,可是咱这些老辈,见到这后生,总忍不住说上两句,要真和皇太孙这一比,我家那些混球们,老子都恨不得抽死他们。”

       朱元璋笑着道:“莫这么说,你苦了一辈子,不就是给自家孩子享乐么?”

       朱雄英在旁边看着二人吹嘘感怀,他似乎看明白了。

       老爷子这是和老伙计来炫孙来了。

       他有些哭笑不得,这两人年岁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不着调。

       “两位爷爷,咱一边吃一边说。”朱雄英笑着说道。

       汤和哈哈大笑:“吃吃吃!太孙您正是能吃一头牛的时候,可莫饿着。”

       朱元璋大手一挥:“对!吃饭!”

       朱雄英赶忙给两老爷子倒满酒:“今儿您二老喝痛快,我就不限制老爷子喝酒了。”

       汤和好奇道:“咋地?寻常还限制喝酒?你小子不得了了呀!”

       朱元璋笑着道:“为咱好,酒喝多了伤身子。”

       汤和啧啧道:“乖乖!咱孙子啥时候这么懂事就好咯。”

       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岁寒容。

       半酣僧不须烹茗,自有山云可荡胸。

       东宫已经点起璀璨灯火。

       两老人,一后辈,其乐融融的喝着酒,涮着火锅,挥斥方道,指点江山,好不快哉!

       外面开始起雪了,屋内因为底下烧有炭火,所以格外的暖和。

       或有酒精的作用,爷三无不面颊通红。

       汤和夹一块薄薄羊肉片,铜锅内涮了一下,也不知生熟,就了一口洗干净的生菜,便朝大嘴塞去。

       嘴里吸溜着滚烫的热气,胡须上沾着稀稀落落汤汁。

       老国公汤和丝毫不在乎啥形象,用手掌朝胡须上一抹,然后大喇喇高声道:“好家伙!好东西!好吃啊!”

       “咱可真是土包子,这玩意儿吃食,咱活一辈子啦,都没咋见过!”

       朱元璋哈哈大笑:“咋样?咱家这大孙,有点本事没?”

       汤和竖起拇指:“本事大了去了!难怪上位您要拉咱来东宫喝酒了,不仅饱口福,还长见识,哈哈!”

       “嘿!咱是没想到,沿海杀倭的阵法,也是皇太孙倒腾出来的,那阵法实在是让老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汤和对沿海倭寇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因为沿海一带的抗倭卫所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搭建起来的。

       稽军次,定考格,立赏令。

       浙东民四丁以上者,户取一丁戍之,得五万八千七百余人。

       如果按照历史的走向,在后来明朝嘉靖年间,东南苦于倭患,汤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固,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巡按御史请于朝,立庙以祀。

       可见汤和所设立的卫所,对倭寇的功效。

       朱雄英笑道:“能够得到汤爷爷的赞许,是我的荣幸!”

       汤和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朱雄英,道“咱老咯,跟不上时代了,这以后,就是你的天下咯!不过若是需要到咱这把老骨头,咱随叫随到!”

       朱元璋笑呵呵的道:“老啥?学咱一样,不服老才是真的,当年你我兄弟死人堆里都能爬出来,还有啥能打倒咱?”

       汤和笑着点头,感慨道:“殿下,你爷爷可是个英雄啊!当时在咱麾下打仗,元兵一千三百人袭营,你爷爷带了三百人过去。”

       “咱记得那是打寿州的时候,你爷爷硬生生拎着一把刀,带着三百人追着一千多元军在跑!”

       “那一幕咱看到了,郭子义老将军也看到了,所有人都看到了,没有一个不竖拇指,英雄!真正的英雄!”

       “那时候,真都是一刀一刀砍出来的军功!”

       汤和唾沫横飞,捋起棉袄袖子,指着上面长长一道疤:“这些伤,咱身上哪儿都是,敌将一刀砍下来,咱都顾不得包扎,拎着刀继续杀……”

       说着说着,汤和浑浊的双目有些湿润。

       “好多兄弟都死了,身旁的兄弟一个个都倒下了。”

       “娃,记得咱一句话,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侥幸,莫看他们风光华丽,他们背后的艰苦辛酸,你们后辈是看不到的。”

       “对你爷爷好点,一定要好好孝顺你爷爷,知道么?”

       说到这个时候,汤和已经不去在意那些所谓的礼仪了。

       朱雄英点头:“汤爷爷说的对,现在咱大明承平已久,但我知道,都是如您这样的人,在劈开荆棘,劈开大明的一道天!”

       “咱被蒙元异族统治的太久了,中原王朝,汉家儿郎,被折磨的太久了!”

       “因为你们的存在,咱才能顶天立地的活在这个世上!”

       “我想,咱汉家五千年浩瀚历史,重重天威下,一定有更多更多像爷爷,像老国公这样的男人在站着,在挽大厦将倾,在收拾旧河山,在开万世之太平!”

       “后人不敢忘,也不该忘!”

       “数典忘祖之辈,迟早会被钉在耻辱柱上,受万世唾沫!”

       汤和认真的听着,颔下胡须乱颤,眼中闪烁泪花,无数道金戈铁马在脑海回荡,一幕幕残骑裂甲在眼前浮现。

       那些,都是被他和朱元璋认为手足的兄弟!

       那些人的尸骨,永埋在黄沙之下!

       汤和和朱元璋面颊通红,激动的拍着桌子,高声大喝:“说的好!”

       汤和双目闪烁矍铄精光,捋着袖子问朱雄英:“娃子,咱问你,你知道你爷爷为什么叫朱元璋吗?”

       朱元璋默默在一旁听着,他知道汤和懂分寸,不会乱说话。

       “璋者,利器也!诛杀大元的长矛利箭!是为朱元璋!天下布武,是为洪武!”

       “咱大明,是经过血与火洗礼出来的,记住这些含义,你日后,不要愧对这些名号!”

       朱雄英心潮澎湃,他知道,当年长辈们从暴元手里夺取江山,是多么的凶险,因为了解,所以愈加佩服!

       汤和幽幽一叹:“可惜,咱们好些老伙计都走了,若是他们能在这里,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他们要是能见到你小子……哎!”

       “可惜,你说你们,咋就走那么早呢?后生都没见到,咋就舍得走咧?看啊,看后生多么优秀啊!你们他娘的走那么早,能看啥啊?你们!”

       汤和眼中泛泪,唏嘘高呼。

       不多时,他又叹口气,看了一眼朱元璋,对朱雄英道:“你爷爷身子骨还健硕,咱不行咯,咱身子你看着还成,可是里面都烂了,说不定哪天就……

       声音有些低落下去,老国公脸上带着不甘,可又带着几分认命的无奈感。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不怕死,也得死了呀!

       深吸一口气,汤和目光带着无比坚定,道:“莫看老夫老矣,就算先到了那边,也给上位提刀开路!打一片地下江山!”

       朱元璋不甚唏嘘,神色动容,劝慰汤和道:“屁话!说啥屁话!咱们都硬硬朗朗的活,争取再看着一代人!”

       “吃酒吃酒!”

       朱元璋灌了一口酒,似将泪花从眼角灌回去。

       三人举杯,一饮而尽。

       喝罢,朱元璋指着门外的被雪花压住的梅枝,突然豪迈之情迸发,擦着嘴角酒水,高声道:“雪压梅枝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好诗!”

       朱雄英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有感而发,豪迈壮烈,冲天的豪情尽显无疑!

       汤和笑道:“殿下,你爷爷小时候没读过书,但是单说吟诗作对,他不比任何一个读书人差,知道咱最敬佩他什么吗?学习!”

       “不识字,学!字写得不好,学!不会写文章,学!打仗,学!治国,学!”

       “你爷爷不仅是个英雄,还是个天才!”

       被汤和这么一顿夸,朱元璋的老脸都微微一红,笑道:“啥天才啊,跟咱大孙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朱雄英刚想要谦虚,却被朱元璋的大手挡住:“大孙,来一首,让咱老伙计瞧瞧!”

       “这……”

       朱雄英有些犹豫。

       朱元璋见状,眉头不禁一皱。

       朱雄英也就不再犹豫,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徐徐开口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言毕,屋内一片寂静!

       老爷子和汤和纷纷呆呆看着朱雄英,画面仿佛定格住一般。

       少顷之后。

       两人突然相视仰天大笑,怒拍八仙桌,直接抄起酒坛,仰头大灌!

       老爷子灌完,扔给汤和,汤和稳稳接住酒坛,有样学样,仰头灌了满满一口。

       “好!”

       “好他娘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好他娘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好他娘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子!你他娘的说到咱这些老东西的心坎上来了!”

       “上位,您别说,太孙殿下比您还天才!”

       “那可不,你以为咱骗你啊……”

       ……

       屋外大雪飘飘,屋内一片热烈。

       夜深了。

       屋内一片狼藉。

       老爷子和老国公两人都喝的迷迷糊糊的。

       两人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尽兴了,但是再喝下去,恐怕就要倒地了。

       朱雄英亲自扶着老爷子回乾清宫,而汤和也是被宫人搀扶着。

       大雪飘飘荡荡。

       汤和依旧是一脸兴奋,嘴巴里支支吾吾的,指着朱雄英道:“皇明皇太孙!”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大明之福呀!”

       “哈哈哈!重八!你有福啊!咱大明有福呀!”

       朱元璋咧嘴一笑:“不错!咱大明有福!这小子,真的很优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