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的确很有演讲天赋,大家本来惊奇他作为一个科技大咖说《易经》,很吸引人,本来以为他是瞎扯,不过从他的口中说《易经》也是全新的视角。

       舞台上,叶华泰然自若,侃侃阔论:

       “说《易经》是必然离不开孔子的,因为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易经》整理出来,修成了一部经书,把它从一部占卜的书,提高到了成为哲理的一部经书。”

       “《易经》的哲理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实践的,它的难与易在于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我们每个人天天在用,随时随地在用,只不过我们把他忘记了,因为毕竟离我们有七千年久远了,人们说《易经》很难,你是不可能参透的,把你吓唬住了。”

       “而确实你要去翻的时候又发现里面很多文字你根本不认识,即便你认识的文字但你根本就不明白其本意,就卡在那里百思不解,比如《易经》里面讲到见群龙无首,吉,很多人就懵圈了,糊涂了,群龙无首怎么吉?是不是搞错了?显然不是,错的这么明显就不是错误,而是误读。”

       “所以有些文字你真不认识,因为它真的已经死掉了,那些文字是死文字,所以我们今天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用我们今天的观念、见闻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切磋一番这些对我们影响非常深远的原点。”

       “你真的把一个卦参透了,要好几个小时,光是第一卦乾卦就够你好几天的时间也不一定参透它,因为它可以用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

       “说《易经》要先讲孔子最关键的一点不是因为他著经成书,而是他把《易经》彻底的参透了并将他的实践和实践的成果流传了下来,传给了我们华夏民族千千万万的后世子孙,这是一笔无可估价的财富。”

       “这笔财富是什么?孔子对自己总结的一句话就全概括了,他说:吾十有五而立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前面说了,《易经》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实践的,那么孔子的实践成果是什么?在《论语》里面就能找到,都在里面。其实你们在中小学里老师教你们的《论语》都学错了,学歪了,中小学老师没有教会你们真正的《论语》。”

       当叶华说到这里的时候,场下的学生满脸问号,这么多年学的《论语》是一部假的??

       好吧,你是大佬,姑且先听你讲。

       今天在场并且认识叶华的大学生们才知道,原来他是文理双修的大神啊,理科不用说了,科技大咖,但今天第一次看到他居然还这么能文,应该不会骗人。

       这时,叶华语调平和通顺,侃侃而道:

       “为什么说都在《论语》里面?”

       “十有五而立志于学对应的实践成果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的习不是复习、温习,而是习惯的意思,孔子说学了之后就去实践,养成习惯,我很高兴,很快乐。学了一大堆没有用,那有什么用?还浪费时间,能高兴的起来?还能快乐?是不是这个道理?”

       “三十而立对应的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启迪我们说,一个人,他到了三十岁跟所有人的来往、交往都要有原则,就不会乱,只有这样人家才会乐意跟你交往,经常来你家做客,而不是说朋友从远方来,我就不亦乐乎,不是这样的。”

       “你要有原则,朋友才会来,也乐意经常来你家跟你交流,而且主动来、多来,不然你一个没原则的人,叫他来他也不会来,婉拒你或直接不鸟你。”

       “四十而不惑对应的就是人不知而不愠”

       “愠就是小小的生气,意思是那没必要啊。比如你在一个行业,你再优秀,你再特别,别的人还不认识你,那是很自然的事情,你自己不疑惑就好了,那你还在乎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干什么?那管你什么事情?”

       “五十而知天命对应的就是发愤忘食”

       “所以你不能从小就发愤忘食,年轻人不能发愤忘食,不可以。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发愤忘食看网文,完了!发愤忘食打游戏,完了!发愤忘食玩手机,完了!发愤忘食刷抖音,完了!发愤忘食追剧,也完了!”

       舞台上,叶华一人独饰两个角色,成就大型精分现场表演,全场的大学生都忍不住哄笑一片,

       (弹幕:28岁还在发愤忘食打lol,算是废了。)

       (弹幕:发愤忘食的看一部很扯淡的网文《全能科技巨头》,算是废了。)

       (弹幕:真实的一批,多少人躺枪2333)

       (弹幕:拉倒吧,反正吃枣药丸【二哈吐舌翻白眼】)

       ……

       这时叶华正襟危坐,认真肃然地说道:“发愤忘食是有前提条件的各位,就是当你恍然大悟,大彻大悟,你知道你这辈子要真正做什么的时候,已经非常明确目标的时候,你就得全心全意不顾一切的去做,发愤忘食的去做,半截身子都已经入土了你已经不能去计较这个计较那个了,因为你没时间了,你再计较就真的全完了。”

       “六十而耳顺对应的就是乐以忘忧”

       “乐以忘忧如果理解成高兴的忘记忧愁,那错了,错的离谱,那是老糊涂,老年痴呆。乐以忘忧真正的意思是告诉我们把所有的忧愁当做乐趣来看。”

       “我记得我读初三的时候和一位叫萧闻的同班同学同桌的死党(ps:这是作者菌个人中学时代真实事件,萧闻这个名字是化名。),我们每天下课经常一块去操场散步,然后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无话不说。有一天在操场散步的时候我突然问他一个很奇葩的问题,我问他如果你掉了100元,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他狐疑的反问我你怎么想的,我说当然该高兴啊,他说为什么,我就跟他细算一笔账,我说你看,现在100元我已经丢了,我要是还不高兴,我不是亏大了?我既把钱丢掉了心情也差了,两头亏,那么为了止损,我不能把高兴也丢掉啊,所以应该心情好,必须心情好,丢了100块应该高兴!”

       “因为钱丢掉了找不回来了,但是心情还是可以调整的,那当然高兴才对。”

       此话一出全场哄笑,这么清新脱俗的解释么?又是活久见系列。

       而叶华也是笑容满面的,挪了一下身子拿着话筒接着说道:“现在回头去想,初中时代我是以得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事情发生了没法回头,那就止损,唉……果然还是太年轻了,境界还是太低了,今天读了圣贤书境界提升了,我高兴是对的,但是不应该去计较得失,而是当做乐趣来看待,这才是正确的。”

       “所以同学们啊,不要老是认为你的长辈们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什么都不懂。其实长辈们什么都懂,只是他已经而耳顺了,你为什么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那是因为你还没到他的那种境界啊,境界是不能教的,只能悟的,你没到不愠的境界,也没参透什么叫发愤忘食,那更不懂什么叫乐而忘忧。”

       “所以必然会在后辈的印象里造就长辈们顽固、刻板也不懂变通的形象结果,而且你还嘲笑长辈,但长辈们其实不在乎你的嘲笑,依旧还是像你们认为那样顽固、刻板,因为长辈们的境界已经是耳顺而已矣。”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应的就是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七十岁了他都不知道他年纪已经那么大了,因为孔子的心里是没有年级大的观念。一个人,当你怎么做都感觉自在,都没有苦恼,你会觉得老吗?”

       “孔子说的不知老之将至给我们的启迪是,人要服老,但不认老。我们不是有句话说人老心不老么?但是你要服老,生理年龄你是逃避不了的,但是心里的那种状态每个人都不一样,孔子的心里是一辈子保持年轻,所以哪怕他70岁了也不知老之将至。”

       此时此刻,全场的大学生们都鸦雀无声,但都认真的听讲,目不转睛的看向了叶华。

       舞台上,叶华悠然笑语:“孔子的一生实践经验是从《易经》所得,孔子的一生实践结果总结在《论语》里面,我读《易经》之后再回去读《论语》才知道,孔子是多么的了不起,为什么他是我们华夏的古之圣贤。”

       “十八九岁的时候我其实也很讨厌孔孟,因为他们是儒家圣贤的代表,秦朝之前的儒家和秦朝之后的儒家是完全不一样的,孔子的年代,他出门在外也是随身佩剑的,为什么?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那么回到《易经》这个话题,要参透易经你不能只读,你还要会画卦,会看卦,才能真正参透《易经》的道理,那孔子修订《易经》成经书,他当然画了很多卦。”

       “其实每个人一辈子都在画卦,《易经》它是以八卦做基数,所以讲易经八卦就是代表六十卦,那么就要把每一个卦给它一个名进行区分,乾卦、坤卦、否卦、泰卦、谦卦、大过卦、小过卦等等。”

       “可是你只看卦名是看不出里面的道理的,要是能看出来那不得了,只有创造能做到。我用今天的现代语言一说大家马上就懂了。一台设备是你造的你当然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但是给另一个人,卖给用户,他是不知道的,你要告诉他这是什么,怎么用你要教他,但是你人不再怎么办?”

       “说明书!”

       “现在的产品都有一本说明书,说明书里面还会有几个操作环节,大环境里面有几个小环节,都清清楚楚的写明告诉你一步步具体怎么操作,设备才会正常运作起来,那你不那么操作,设备当然就运作不起来。”

       “所以每一个卦名都有相应的卦辞,卦是一个大的整体,里面还分层次,都不一样,那个就叫爻(yáo),一个挂有六爻,就是说任何一件事你最好把它分开几部分,变成不同阶段,然后去研究它的阶段性变化、特性,那你大概八九不离十可以知道其结果是什么了。”

       “既然有六个爻,那每一爻也必须有相应的爻辞,以此来说明这个卦在这个阶段是什么特性,你要注意什么。”

       “如此一来,当我们看到一个卦的时候,整体的环境加上部分操作都清楚了。”

       “那么除了爻辞之外,还有一个用九和用六,我们知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一阴一阳,但凡你知道一个卦中出现阳的时候它是用九,反之出现阴的时候,你就要考虑用六。”

       “但不是说一定用六,一阴一阳是相对的,不是分开的,阴极而阳,阳极而阴,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告诉我们凡事都是相对的,就是说看到阴的时候,按照例行惯例是用六,那么有例行就肯定有例外。”

       “用六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如果你是阴爻的时候,你只有一个原则,对人对事只要全力配合就好了,这很简单,既然你是扮演配合的角色就不能有太多的主见,太多的主张。”

       “你是公司的下属,就要全力配合你的老板,你有太多的主张万一跟老板的主张有冲突,要么你被炒鱿鱼,要么公司全乱套。”

       “有人可能说你这是为自己说话,我只能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我不是为自己说话,而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说话,例行情况你只要全力配合,就不会被老板炒鱿鱼,公司不会乱,不全力配合就被炒鱿鱼,公司会乱,但是……这是例行情况,可凡是皆有例外发生。测量很准?我们都知道测量是有误差的,准不准只是相对而言,《易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当阳爻出现的时候,你就知道他是创造性的,一个创造性的东西,所以用九告诉你,在不同的阶段,你哪怕是创造性十足,但是你也要在不同的阶段作调整,所以用九最难,要非常非常小心谨慎。”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啊。一家公司的老板无能,公司最终破产,下面那么多员工就得跟着失业,所以用九要非常小心。”

       “看《易经》里面的卦,当然要从第一卦,也就是乾卦说起,但是我们知道要相对而论,所以单独看乾卦还是有局限性,你还得看坤卦,然后结合起来,更大就是六十四卦全部看完。易经六十四卦是不可能在今天全讲完的,尽管都很重要,但是重要里面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乾坤两卦,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乾卦”

       “那就先讲乾卦。诸如什么“震惊,科技大佬现场做法”、“科技大佬算命卜卦”。

       现场,只见得叶华旋即拿起了t台上的一块纸板,然后把乾卦画出来,就是六横而已,乾卦的上卦和下卦都是一样的,合并成一个完整的乾卦就是六条一模一样平行的直线,就是乾卦。

       观众们立刻看向了大屏幕,叶华旋即说道:

       “《易经》第一卦就是乾卦,把乾卦一解开来看,一条线代表一爻,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

       “那么乾卦自下而上算起,从第一爻至第六爻,对应的就是六个字:潜、现、惕、跃、飞、亢。”

       “潜潜龙。”

       “现现龙。”

       “惕惕龙。”

       “跃跃龙。”

       “飞飞龙。”

       “亢亢龙。”

       “都是龙,但是你看由始至终龙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提醒你群龙无首,就是六条龙,但是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表现,不可以说你只有一种状态,无首不是无头的意思,而是不是固定的方法,我们现在用群龙无首这个成语,语境和语意古代是完全不同的。”

       “要释乾卦,首先说用九,什么叫用九?乾卦用九,卦辞就一句话:见群龙无首,吉。”

       “群龙无首的成语就是来自于此。”

       “意思是说当你表现的群龙无首的时候,就大吉大利,但今晚不能吃鸡。”

       (观众:哈哈哈……)

       “在此之前,大家听了可能就有点奇怪,因为在我们现在的固有的思维里,群龙无首是个贬义词,表示一个团队没有主事人,一家公司没有老板,才叫群龙无首。可见传了几千年都用错了,结果是一错再错,错到现在,只能将错就错,错的也对了,本来是错的现在也成真的。”

       “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

       “如果是对的,见群龙无首,是凶,而不是吉。”

       “那么就是说即便你是一条龙,但处在不同阶段也得要有不同的调整,你是龙也不能一层不变,不调整龙也死的很惨。”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

       “做好这一点就是见群龙无首,所以不读《易经》就不知道群龙无首本初的寓意,《易经》难读这也是原因之一,有时候把古人文字误解了或者扭曲了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差之毫厘失以千里。”

       “更具体一点,乾卦就是把一个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

       “一个阶段差不多二十年左右,但这只是参考,因人而异,有的人这个阶段只有几年,那个阶段几十年,有的人可能到了第三阶段就此止步,再无晋升第四阶段的可能了。”

       “就是前面说的六个字。”

       “第一阶段叫潜,潜藏,就是不要表现。”

       “第二阶段叫现,在职场上,比如公司开会,我们华夏人聪明的一般都会先藏一藏,然后才表现,他不会马上表现出来,因为真正的主角一般都是最后才登场的。”

       “第三阶段叫惕,你如果不表现偶尔不警惕没大问题,但记住一句话,你只要开始表现,你不警惕,你的缺点甚至连你自己都不知道的缺点都会在那个时候都暴露出来,然后成为别人攻击你的致命弱点。”

       “第四阶段叫跃,这个时候你要想办法寻机会跃登龙门,勤勤恳恳就为这么一个机会,跃过去了一登龙门就身价百倍万倍,跃不过去,就算了,然后掉下去别想升了。这个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跃上去了到下一个阶段飞龙在天,不得了。”

       “第五阶段叫飞,可是《易经》这个时候警示我们,当你发展到第五阶段的时候,你大概要适可而止了,你不要再过分了,你再过分就高亢了。”

       “第六阶段叫亢,亢龙有悔,这是乾卦的最后一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一定是亢龙有悔。”

       “你事业经营的很好,你就不要再盲目的求做大做强,不是说不做了而是不要再盲目的为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做的越大顾及面越广,但人是有局限的,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而百密一疏犹如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再这么下去会有过度扩张而倒闭的危险,为什么大货车很难刹车或急拐弯?块头太大了,你拐弯铁定翻车,这就是亢龙有悔的道理。”

       叶华继续侃侃而谈:

       “乾卦第一爻的爻辞是潜龙勿用,意思很明白,在人生的第一阶段,人的能力很有限,需要先潜藏,但是勿用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潜是要做好充分准备的,而不是说不表现就是不表现,勿这个字不是不的意思,你在潜龙的时候就不要用,这种说法是错的,勿用是站在不用的立场上来用,勿用是不用之用”

       “这样各位才明白一个华夏人说他有意见都是先说没有意见,如果你说你没有意见,人家就不问你,那就表示你讲人家也不听,那你讲什么?”

       “如果在职场上,老板问下属说你有没有意见?多半说没有,老板再问有就说嘛,你还说没有,老板又问你,说!你就说了,第三次了还不说什么时候说?不说那以后没机会说了。”

       “是不是感觉很推拖拉?”

       “为什么华夏人要推拖拉?逢年过节亲戚发你红包的时候,你都嘴上各种说不要,但两手把口袋摆的位置最显眼了,实诚的很。”

       此话一出全场哄笑,画面敢极强,太过于真实,弹幕都笑喷了,纷纷表示莫名躺枪。

       舞台上,叶华随大家笑了一会儿,拿着话筒游刃有余的继续笑说道:

       “为什么?”

       “大家可能说,矫情!推拖拉!”

       “其实很多人不了解推拖拉,这是为了推给最合理的人,而不是拖拉时间推卸责任,那是错误的。责任是谁的就是谁的绝对推不掉的,只会浪费时间,真正推拖拉是通过这种行为推给最合适的人。”

       “所以说通常一家公司在开会的时候,我们都会先听别人说,你先听了心里就有谱了,哦,他们说来说去都不如我的策划主意好啊,有谱了,那我就讲了,这个时候不讲还像话吗?还想不想升职加薪了?如果先听了别人说发现他的策划主意好,心想着我勒个去,幸好哥没先开口,我要先说就惨了,没面子还会成为他的衬托,老板以后做一件事情我本来有机会的,结果立马想到他做比我更好,我就没机会了。”

       “所以你看,多有利的思维?”

       “那你干嘛要争先呢?现在都说要争,要领跑,其实误解了道家老子的意思,老子是要争先的,道家是很积极的,但他是站在不争先的立场来争先的,发表意见的时候是站在没有意见的立场上的,这样才不会乱说话,争不争之争才是争的最高境界,同学们回去慢慢体会潜的意思,道是需要悟。”

       叶华在舞台上高谈阔论的时候,远在涌镇海岸线集团,常务董事办公室,

       “这家伙,原来早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乔薇注释这浮空屏幕中的叶华,轻咬皓齿颦笑轻语着,她突然发现自己在他面前就是赤果果的,呃,好像一直就是这么回事,内心赤果果,外体也是赤果果,所以欢乐多又多又?

       呃呸呸呸……

       你在想什么乔薇,怎么也变得越来越不正经了?

       乔薇注视着屏幕中的叶华,轻咬指尖,气哼哼的嘀咕道:“都怪你这个臭流氓,哼”

       叶华:???

       ……

       乔薇旋即看着屏幕中的叶华,只见后者从善如流,继续说道:

       “而潜的意思就是要表现,不表现那你还潜什么潜?没必要了嘛。说不要就是要,一阴一阳谓之道,要和不要是连在一起的它不会分开的。”

       乔薇听到他这么一说,总感觉怪怪的,完了完了,真的完了,已经彻底被他带坏了,心灵都污了。

       另一边,叶华轻松幽默的笑道:“所以你跟西方人讲这个他会直接懵掉的,西方人是一定要把要和不要分的很清楚,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西方人点点头,但你跟他讲不要就是要,要就是不要,他当场傻眼。”

       (观众:哈哈哈~~)

       (弹幕:不知道歪果仁在看木有,好想知道他们的感受,2333)

       (弹幕:我有个歪果朋友,他现在真的蜜汁懵逼了。)

       “但你跟华夏人说他很快就懂了,我们都知道华夏人从来不会把话说满,只会说一半,另一半在心里,你想知道一个华夏人他心里说什么,得靠悟,还有觉悟,所以华夏人跟华夏人交流没有障碍的,但华夏人和西方人交流,他们会懵圈,我们不会,我们是包容的。”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大家都耳熟能详,听了肯定会心一笑。”

       “例如:当嘴上说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时候心里还有一句话…成王败寇;你嘴上说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时候心里还有一句话…近水楼台先得月;你嘴上说做人要谦让礼让的时候心里还有一句话…当仁不让。”

       (观众:会心一笑。)

       “哈哈~~是吧,你看大家都微微一笑而不是大笑出声,说明都懂,因为我们都是华夏人,所以交流很愉快,一说,哦,会心一笑。”

       “那么潜龙勿用第一阶段,还是举例子,诸葛亮潜了27年,他27岁出山,一现,便惊为天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他躬耕南阳整天刨土种菜过不问世事的日子,刘备请他出来有蛇皮用?”

       “所以我个人不认为是刘备自己自动去三顾茅庐,更像是诸葛亮设的一个局,先叫人给刘备一个好印象,不一定是刘备,是未来他要效忠的君主,所以他在潜龙阶段就做充分准备、布局。”

       “那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刘备各种从旁边人听到诸葛亮多么多么厉害,而且这个旁人不是一般人,是有分量的人,有声望的人,熟悉三国的立马想到徐庶了。”

       “那么刘备非来不可,而非主动前来。可大家都说他是自己去的,诸葛亮达到自己目的了,同时也让刘备赢得礼贤下士的名声,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易经》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达到自己目的同时也不伤害别人才是最高明的。”

       “所以我在这里讲个题外话,给广大女生一个建议,你千万千万不要主动去追男生,千万不要,你只能让男生来追你。你要知道男追女隔成山,女追男隔层纱。”

       “而男人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他就不会珍惜,所以女追男一般最终结果是分手、离婚,基本都是这样,有没有女追男最后白头偕老的呢?当然有,但那只是少数例外,《易经》背后的道理一直在从方方面面暗示你,有例行也有例外,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舞台上,叶华环抱双臂一手握着话筒,看着现场的男女大学生们,耸肩的说道:

       “有人不同意了,说叶华你思想封建,大男子主义,现在是什么社会?文明社会,讲究男女平等,男生女生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爱情,凭什么女生不能追男生?快去妇联道歉!”

       “好勒……”说着叶华连忙起身,用着很逗的姿势走了几步路:“各位抱歉,失陪了,我要去妇联道歉了。”

       (观众:哈哈哈~~)

       (弹幕:叶老板太可爱了,科技大佬也有这么逗比的一面。)

       不一会儿,叶华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笑看着全场说道:“大家不要慌,不要急着下结论,现在网上这么多的争论,就是因为一叶障目,看到片面以为看清一切,然后下结论,网上吵吵闹闹不停很大程度就是心里浮躁,快节奏的时代更不能急,急了出错更难弥补,别人急你一定不要急,你不急别人就要急了,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所以我的意思是,女生不要追男生不是说女生不追,而是追不追之追,你追方法就错了,你不能去追。”

       “但是你可以钓啊,愿者上钩,对不对?”

       “你干嘛要追?你想办法让男生来追你嘛,他追你就是你追他,你追他就是他追你,追就是不追,不追就是追,追到了最后嘿嘿嘿~~~~结婚,不就结了嘛,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观众:哈哈哈~~)

       (女生笑的最欢快。)

       (弹幕:这不是去幼儿园的车,我要下车!)

       (弹幕:叶老板我恨你,裘裘你了,给我们单身狗一条活路吧。)

       (弹幕:这就是传说中的钓凯子2333)

       (弹幕:套路,全是套路,满满的套路!)

       不得不说,叶华的确很有演讲天赋,《易经》是很生涩的经典,一般情况人都听不懂,听着就睡觉了。

       但是现场的学生们越听越有劲儿,越来越感兴趣,笑声不断。

       只见得叶华继续说道:

       “放在职场上,一个人要做到人家来请你,而不是你主动推销自己,当下时代动不动就讲如何把自己推销给老板,那不是推销自己,那是作贱自己,把自己当商品推销卖个好价钱,老板是不会珍惜你的。”

       “换个角度今天很多事情其实都是错的,但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你不知道因为你没看《易经》或者看了没领悟也等于没看。”

       “懂《易经》就会立马调整过来,好好准备,还有看时机,时机不对你看诸葛亮他其实老早就准备好了,他和郭嘉差不多大小,他还在潜,郭嘉现了,不是说像什么如今传言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就是瞎扯淡,他们没交过手你怎么就知道孰强孰弱,正因为如此现在网上一直争,交过手有结果就没得争了,但毫无疑问两个都是王佐之才,都是才华韬略皆经天纬地。”

       “诸葛亮在潜不是说他怕郭嘉,而是他非常清楚属于他的时机未到绝不出山,时机到了不出也不行,为什么?慕名而来的刘备三顾茅庐他还不出山那一辈子就默默无闻了,而且他也知道以后出山这辈子也谋取不了流芳百世的功名了,你看刘备这么诚恳你都无动于衷,可见你诸葛亮也不是什么人才,恃才傲物,不过如此,诸葛亮厉害之处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死而后已

       “他不是说我有百分百成功胜算我才出山,绝对没有,因为他知道,人对了,时机不对,没用。”

       “潜简单的说就是做好充分准备,广大女生记住哟,以后看到心上人了,是钓男朋友不是追男朋友,但一定要记住看准时机,看准机会,然后就是现。”

       (观众:哈哈哈~~)

       “乾卦第二爻的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我请各位同学想一想,什么叫做大人?大人和圣人有何区别?你看,老百姓叫大人的时候一般是救命、伸冤,但你从来没听过说圣人啊,救命,我冤枉啊,一般你只有劫后余生的时候,情不自禁的说,啊,圣人显灵,老天保佑。”

       (弹幕:真实的一批。)

       “圣人不会救你的命也不会为你伸冤,他只会教训你,能教训你的人叫圣人,能救你命为你伸冤的是大人。大人大人救命啊,大人给我做主啊……所以,你在职场不要管顶头上司的职位大小,是ceo还是小主管,他只要管你的就能救你为你伸冤,圣人道德修养很好很会讲道理很有学问但救不了人,如果圣人能救人普天之下早已太平。”

       “利见大人有两个意思,一个说你表现就要有大人一样的风范,让人感觉你这个人胸怀宽广,照顾着所有的人,不是只有自己,那大家都不会排斥他。他这种表现我们可以让他一路上去,一定不要阻挡他,你也保不准以后来个有才无德的,自己也遭罪,现在这位不但不能阻挡还应该助攻他一波才对,我们有一种美叫成人之美。”

       “什么叫无敌?心中无敌,敌人何在?如何做到无敌?仁,所以仁者无敌。”

       “但有的人一表现只为自己,一心只想把别人踩在脚下,快意恩仇,小说不能当现实,醒醒,人家肯定在你起飞之前非干掉你不可。”

       “所以,表现,是要让人家受欢迎,就叫利见大人,所以我今天讲一句话,你如果引起人家嫉妒,其实你自己一定要检讨,不完全是别人的事情,我们知道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

       “如果你自己问心无愧,你表现的很有大人风范,别人觉得你这个人有一套,很会做人,但是加一句话,不会伤害到别人,那他就算不相助你也不会阻拦你。”

       “如果你一定伤害到别人,那你麻烦大了,别人就趁你现在不成气候扼杀你。”

       “太多年轻人一出社会他就遭受到很大的打击,逐渐对社会失去了信心,最终看到的都是黑暗面,然后比谁都坏,这其实是非常可怜的,世界很美好?其实很丑陋!世界很丑陋?其实很美好!”

       “利见大人的第二个意思,你要得到大人的赏识。”

       “你的表现得不到老板的赏识是没用的,要记住,让能掌握你命运的人欣赏你很重要,在公司让老板欣赏你很重要,因为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风格,都不一样,所以你的表现,有能力是基本功,这好理解,没能力你怎么表现?没能力硬表现是真献丑,成笑话。”

       “所以有能力是基本功,但关键要看对不对你老板的胃口,这就叫利见大人”

       “因为只有这样老板才能提拔你啊,尤其是当所有人都打击你的时候,完全看老板,老板说打击的对,你完了,识趣一点自己卷铺盖走人吧,或者等着炒鱿鱼更尴尬,但老板说你被冤枉了,所有人打击你你也一点事情都没有,而且你很快上去了,升职加薪唾手可得。”

       “所以利见大人两个意思,一个自己有风范一个上面欣赏你。”

       “好,第二关过了,你现在表现了,你记住你现在不是潜龙了,你现在已经是现龙了,现,说明你已经从暗转明了,所以到了晋升第三个阶段你就要高度警惕了,你看诸葛亮一出山就面临各种考验,关羽张飞都不服气,关张二人心想我们和刘备是拜把子的兄弟,你算老几?”

       “那在职场上,本来这个部门的总监我要升上去的,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还是个新人,服不服?我肯定不服!让我不爽,我就让你不爽,能把你拉下来我还很爽,很现实。”

       “所以一个人不表现则以,一现,你就要准备好承受即将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排挤、压力等等诸多考验,如果你不警惕,你很快就会掉下去。”

       “那有人觉得很奇怪,我在公司团队里明明干的这么好、这么努力,成绩这么优秀,为什么老被排挤、打击呢?其实很简单,那么多人打击你说明你确确实实干的漂亮,如果都没人打击你就表示你在公司混日子,不把你当回事,所以很多事情你要反过来想。”

       “乾卦第三爻的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易经》所追求的就是“无咎”,不是大吉大利,更不是今晚吃鸡,记住,不要吃鸡了。”

       (观众大笑)

       (弹幕:吓得我赶紧吃鸡一波压压惊!)

       “大吉后面不是大利,一定是大凶,他是连带起来的,当你得到某些好处的时候,你注定会失去某些东西,不失去,不可能。”

       “就比如说我,现在海岸线规模越做越大,忙死了,上周跑瑞典、跑芬兰、跑德国、法国、英国、跑这里来,想陪陪女朋友没有时间,有女朋友也不能陪,我现在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那这段时间肯定失去了陪女朋友的机会,这就是有得必失,但是反过来,也有失必得,我现在得到了和大家交流的机会。”

       “如果我不管公司啦,爱怎么运作怎么运作随它去反正我不管也不在意死活,那我肯定有大把时间陪女朋友了,所以就看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做了选择就没有后悔的余地,结果是好坏你都得接受,所以选择是最宝贵的东西。”

       “《易经》所追求最高的东西叫无咎,所谓无咎不是没有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无咎是指就算有过错也没有关系,才叫做无咎。”

       “很多人认为无咎就是没有过错,人只要活着你就永远有过错,区别大小而已,无咎真正的意思是只要你行的正、坐得正。”

       “映照到职场,你这个员工有个老迟到的小毛病,但你的绩效一出来次次第一,那老板很容易谅解你,有点小毛病小过错没关系啦,也不会痛骂你,更不会炒你鱿鱼。”

       “我们一般人都喜欢大吉大利,《易经》讲大吉大利和凶险祸患是一体的,有一种杀叫捧杀诸位,当人家把你捧得越高你掉下来摔的越惨,你还得意忘形那死得更惨,人,可以得意,但一定不能忘形。”

       “所以我们有一句话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你无缘无故爬那么高做什么?人没有必要爬那么高,你自己领悟。”

       “但是,顺理成章那该爬多高就爬多高,不必要的话那我就适可而止,我到哪里都很快乐,你有这样的修养就对,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

       “但是一定要尽力。我一定尽力,但我不勉强,不就结合起来了?”

       “包括读书,你读一本书、一篇文章好像很吃力很辛苦觉得很没意思,那我劝你不要读了,因为你不适合这个东西何必强求自己?强求自己,一定不会快乐。”

       “国内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你的孩子明明很有理科天赋但你看到辰龙就鼓励儿子长大了要当大明星,那你不是害死他了吗?人生下来就是要走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人生那是克隆人,我们有句成语就说人各有异,人各不同,辰龙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时机也不对。”

       “所以很多事情千万要记住一句话:此一时彼一时。”

       “时一变一切都变了,读《易经》主要就读一个时字,孔子的特点就是做出合理的调整,随时随地,还要因地制宜,也就是乾卦用九,你就是龙,该潜就潜、该现就现、该停就停,该看就看,所以归结一下就变成一个成语能屈能伸。”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例如目前情况我正在被老板骂得个狗血淋头,那我就委屈一点不吭声,等我看老板骂的差不多了,气也消了不少,这个时候我再主动给他倒杯茶水,然后我再吭声嘛,而且要小心人家又要打击我了,那我就要慎言,但不是不言,不说话你同样完了。”

       “但是你把话说的太满也完了,话不能说满,华夏人从来只说一半话,另一半藏在心里而且藏着的是最核心的。华夏人是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当中自我警惕最高的,也是想的最长远的,你看我们的国家战略动不动就十年起步,几十年规划,百年规划。”

       “我们常讲立于不败之地,孙子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是百战百胜,而是百战不殆就是百战不败,不败我可以接受,但是胜利那更好,我们华夏人不会像隔壁的令居动不动就赌国运的,赌就有输有赢,不赌你就保证不会输,那赢不就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你说华夏人为什么喜欢推拖拉?大家都是华夏人,我知道你肚子里藏了东西但我不知道,我只好再问了,你放出一点点来,我觉得不够意思,你觉得确实也有点不够意思,那就再意思意思咯,好,就是这个意思,够意思。”

       “所以推拖拉,就是让双方都能满意,我们一直讲双赢其实真的,但是西方人现在打死他都不信,他们以为我们说的双赢是我们赢两次,这这这,你没法交流啊。”

       (观众:哈哈~~~)

       (弹幕:真实的一批。)

       “所以你说的太满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就是亲手把自己的退路堵死了,最后吃亏的是自己,你一把话说满立马有人把话传给老板那里,那你的老板会觉得,那是我给你机会你才行,我下次连机会都不给你还能行吗?你不就完蛋了?”

       “老板说你行,不行也行;老板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老板说你行不行,你不服不行。”

       (观众:绕晕了。)

       “所以慎言,但不是不言。”

       “人只要一开始有了成功的感觉就会得意,一得意就会忘形,那他讲话就会很伤人,伤人的话很会难听的,难听的话会传播很快的,最后就是伤己。”

       “我想有太多人吃这个亏了,尤其是刚刚进入社会的青年人,只是他还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过读了《易经》,吃亏了你也会高兴,因为长记性了嘛,俗话说吃亏是福,就是《易经》的道理。”

       “警惕,警惕,不是紧张兮兮一天到晚紧绷着神经,那迟早会得被迫害妄想症,这里的惕,是再充实,再准备,准备下次更上一层楼。”

       “每一卦都分两个部分,上卦和下卦,乾卦就是分上乾和下乾。”

       “一二三阶段是下乾,后面四五六阶段是上乾。”

       “很多人一生止步第三爻,走到下乾三爻就结束了,这就是他一生的巅峰了。因为稍微有一点表现,然后有人打击你,你就紧张兮兮,然后畏首畏尾,一直到下岗,那这辈子最高的成就也就到此为止呗。”

       “你要从下乾跃登上乾,这是一次真正的大飞跃,就需要更充实的准备和毅力,下一次要表现的更好,所以乾卦第四爻就是跃,就看你这一步能否鱼跃龙门,成功了那就化身为龙,一跳过去身价完全不同了,跃过去,飞龙在天,失败了,如坠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