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过后,一个黑猩猩“培里”在网上火了,还上了热搜。

       同时过气网红,甚至算不算网红还有待商榷的“多利羊”也顺带火了一把,随着海岸线大学冬眠项目部公布了黑猩猩“培里”,在经过长达一百多天的低温冷冻休眠,最终成功被唤醒的消息一时间被各大媒体纷纷引援报道。

       不但在全球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随后在社会上也掀起了大讨论,普通的吃瓜群众也强势围观,真是哪里有热度,哪来就有吃瓜群众。

       比如说国内某个游戏贴吧,闲来无事的吧友热(shui)议(tie)的很欢快。

       说实话,这个吧,只要看下他们的帖子,也许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他们的知识储备太恐怖了,分析国际形势、石油期货、汉唐历史、世界名著、电子产品、高端生活、奢侈品牌、前沿科技、约泡技巧、揣摩人心……无不信手钻来,而且关键是他们装比还装的特别好,个个都能拿103分,多1分宽容、多1分理解,多1分父爱,还多了一些细节在里面。

       叶老板越来越飘了,越来越脱离群众了,成天搞这些富人才能享受的科技。

       这个也能喷?(手动滑稽)

       总感觉这项技术的突破与之产生的影响力不成正比,有点鸡肋,而且人体低温冬眠的前提是你首先得有钱,再一个问题,真的等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苏醒过来,即便有钱人的家族也可能已经没落,到时候,没有钱又适应不了那个时候的社会环境,那苏醒过来也是活受罪,还不如死了!

       兄,你这话就像富人说他有钱过的不快乐一样,事实上有钱人的快乐穷人想象不到。所以,没人会介意自己能活得更长,也包括你。

       呵呵…

       嘻嘻。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如果强行违反,可能会造成社会毁灭性的变化,个人不赞同此类做法,这次我不支持叶校长。

       技术不突破也喷,突破了也喷。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都有两面性,不要一棒子打死。

       如果是活着的,能冻住,几十年或者更久后解冻,还能活着,那是挺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冻住后只是用作纪念容貌给后人看,也有一定意义,科学会不断围绕人类的想象和需求而发展进步的。

       ……

       而另一个群体,也就是大学生群体并没有像贴吧大佬们那样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确切的来说是物理系的学生哀嚎遍野。

       其怨念之深不言而喻。

       在全球学术界因为“培里”被唤醒成功而为之轰动的同时,也意味着今后的物理学科将会新增一个粒子物理必修的全新超难的知识点静滞场论。

       叶校长成功的让物理课本的内容又变厚了。

       第五次索尔维会议的“明星照”恐怕没有哪个大学生不知道的,那张拍摄于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号称汇集全球三分之一智慧的照片,里面的二十九人代表了数十个分支的物理学家一起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爱因斯坦、波尔更是照片的灵魂人物,被称为物理学界的“全明星”合影。

       学物理的人都知道这些人代表着什么,这么多的“祖师爷”汇集在一起,光是看看那张合影就让人无数大学生“闻风丧胆”,薛定谔在照片里面,都只算是个弟弟,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后面。

       这些人先后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诺贝尔奖之所以至今被公认为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正是因为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年年都授予了这些人,从而确立了这个奖项的威信。

       别人获得诺奖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而他们获得诺奖,是诺奖的莫大荣幸。

       这张图片又被翻出来,不少的学生都调侃说,如果当时一卡车从那儿开过去,现在的物理课本绝对能薄一半以上。

       这张被p过的“全明星”照片,率先从海岸线大学流出,然后也火了一把,其他大学的学生纷纷转载。

       众多的学生“怨念深重”的表示:劳资现在的物理考二三十分,就是被这帮混蛋给害的。

       ……

       海岸线大学,校长办公室。

       “主人,爱德华夫妇已经决定辞去挪威科技大学的一切任职,并将在一周后启程前来海岸线大学任教。”小音的声音传入叶华的耳朵里。

       “爱德华夫妇?是爱德华莫泽和他的妻子迈布里特莫泽?”叶华连忙问道。

       “正是他们。”

       “太好了!”

       叶华一听精神大振,这夫妇二人是他颇为期待的两位人脑专家,爱德华莫泽是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科系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创始主任。

       和他的妻子布里特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领导了一些大脑机理的前沿研究,摘得霍维茨奖,还与妻子和约翰奥基夫在2014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对夫妇一来,最终的宏伟计划就可以铺开了,外界都因为人体冬眠技术的突破认为叶华或是海岸线集团要进军生命科学或低温医学领域,但实际上,海岸线集团的核心主业仍然是以智能终端为主。

       冬眠技术的里程碑突破,离不开静滞场论,而这项基础科学的突破,冬眠技术不过是它的延伸应用场景之一。

       而叶华真正的终极目的是海岸线集团继全息手环之后的下一款颠覆式智能终端脑机终端

       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能够省去双手,直接用意念控制物体的移动,这不是什么电影中的创意,也不是什么无法理解的超自然力量,更不是修仙术。

       其实就是端到端的精确无线传感制控,脑机终端的诞生,必将把物联网推向另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比较目前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甚至见到也一点不意外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网红”,普通大众对于脑机终端还是相对陌生的,只有喜欢畅想未来的一部分人群在有限的小圈子里谈论交流这种技术概念。

       “小音,以我私人的名义给余大嘴发个私信,问他什么时候有空,我想私下请他吃个饭。”

       如果说4g的终端代表是智能手机、5g终端代表是全息手环,那么6g的终端代表就是脑机终端,想要把它开发出来并且成功的推向市场完成商业化应用,上下游的供应商不低于2000家科技公司的配套参与。

       海岸线集团不做通讯,而现在的华为公司,正在秘密大力研发基于太赫兹技术的6g通信,华为研发6g通信从海岸线集团生命光线手里引入了不少的太赫兹技术专利,叶华自然知道余大嘴最近在憋什么大招了。

       ……

       爱德华夫妇一来,这个项目就可以正式进入实质的研发阶段了,而不是只存在与理论设想中。

       叶华自然可以取代爱德华夫妇他们,但身为幕后掌控大局的boss,不可能由他来主导单一领域的项目开发,不然10个叶华都不够用,因为还有其他的关键模块或领域同样需要一个牵头负责人。

       下午,叶华主持了一场新闻记者会,对外正式披露海岸线大学的第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突破,即冬眠项目的细节及其回答一些外界的疑问。

       人体低温冬眠技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支持和反对争吵的不可开交。

       记者会就在学校的一间多媒体大厅举行,现场来了两百多家国内外的知名媒体机构,新闻发布会进行到二十分钟之后便进入了问答环节。

       ……

       记者:“感谢发言人,海岸线大学在低温生物冻存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成果突破,目前世界上虽然有多家人体冷冻机构,但很少有医学机构介入,对此请问叶先生有什么看法?”

       叶华:“我认为,人体冷冻只是一个新的商机,而非医学,人体冻存是地位医学的终极目标,但目前世界上的多家人体冷冻机构的人体冻存还主要是一种商业行为或尝试。他们只负责‘冷冻’但不负责‘唤醒’,目前世界上的人体冷冻机构能操作的只有冷冻和保管步骤,‘唤醒’还没有先例,也没有被提上日程。”

       的确如此,当今世界不算海岸线大学冬眠项目,除了成功冷冻细胞或及早的胚胎之外,冷冻苍蝇、鱼等实验动物,而且都没有听说过有唤醒成功的先例,就更不用说唤醒冬眠者了。

       停顿了片刻,带着自信的笑容补充道:“我们或许即将突破‘最后一公里’,实现‘复活’,未来不久我们将正式开放低温冻存业务,将该技术投入商业运营阶段是我们正在不断努力去做的事情。”

       ……

       记者:“关于人体冻存技术的发展对现有的法律提出了重大的要求,这种另类的‘死而复生’已经超越了现有的法律框架。根据国家卫生计委发布的新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为设立伦理委员会的,不得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这种手术已经涉及到生与死,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如果未经批准而擅自开展,可能会被责令终止,对此请问叶先生有什么看法?”

       叶华:“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说说海岸线大学并非世界上第一家进军人体冷冻领域的机构,第一家是来自美国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之一,同时我国第一家人体冷冻机构也是来自于国内的银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你所提问的该法中的人应该是指自然人,不包括胎儿和遗体。”

       “人体冻存技术是一项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技术,也会涉及到生命伦理、违背生命循环的自然界规律等等。但作为人类对生命追求的新兴技术来说,我们不能因此扼杀一项新生技术的发展,本着‘法无禁止即为自由’的原则,是不违法的,如果将来的冻存技术成熟之后,真的实现了‘死而复生’,那么人类的伦理与法律制度应该发生重大改变。”

       ……

       记者:“对于人体冻存,被冷冻者到底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亡?被冷冻者究竟是属于病体还是遗体?”

       叶华:“我认为,从主体大脑未死亡,以及未来存在被救治的希望这一角度去看,人体低温冬眠保存应当属于救治范畴。在这种低温保存状态之下,被保存的个人应当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植物人,其法律上的权力义务关系可以参照现有的监护制度解决。”

       “如果未能得出死亡判断,那么处于冷冻状态的人体处置,就不能视之为遗体的处置,这种情况,处置被保存人的躯体,可能面临故意杀人的法律风险。”

       ……

       记者:“冷冻人这种另类‘死而复生’在法律身上上如何确认?”

       叶华:“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00多名绝症病患者加入了冷冻计划,待将来医术发达有能力治愈疾病之后再度被唤醒,由此诞生了多家这方面的冷冻技术服务公司,很多有钱人死亡之后不再实行火葬,而是将人冷冻,这也是得到法律认可的。”

       “我认为这里的‘唤醒’是在法律上被确定为死亡后救治成功的结果,其相关的社会关系、财产关系应依民法一般原理处理。”

       ……

       记者:“请问能否进一步披露一些在人体冻存技术上的最新进展?”

       叶华:“就技术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我们接下来将会进行唤醒实践,就我个人而言,我坚信‘静滞冻存’技术有着100%的把握,我们将会为世人见证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

       ……

       记者:“技术要走出研发实验室,必然离不开商业化的推动,请问叶先生能否阐述一下人体冷冻技术的费用问题?”

       叶华:“根据世界上现有的冬眠冷冻服务公司或机构对比来看,耗资不菲,主要是传统的低温冻存所需要消耗的资源巨大,也意味着费用的高昂。”

       “我这里有一份更具体的资料数据。”

       “液氮罐,40万;程序降温设备,40万;体外循环机,100万;呼吸机,8万……”

       “这些都是在2015年的数据,若是计算如今的通胀率只会更高,每做一次冷冻,光是冷冻保护剂的费用就是二三十万,还有手术的其它材料耗费等等,而人体进入低温保存状态之后,每隔十天到半个月需要自动补充一次液氮,这一费用大约每年开支5万元。”

       “补充一点,我上述所说的数据都是国内的费用,其实在美国那边想要进行人体冻存,费用也不低。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生命基金所提供的冷冻业务,目前,该机构提供全身冷冻费用为23万美元,脑神经系统冷冻费用约为8万美元,会费可按年、半年、极度和月份支付,最终费用将会达到数百万美元。”

       “技术从无到有,再到商业应用的初期阶段,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加低廉。”

       ……

       记者会上叶华一一应对了国内外的主流媒体,新闻发布会结束不久,叶华刚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敲门的声音便响起。

       “进来。”

       “老板,有个记者前来登门拜访,要不要见?”进来的赫然是小张张贺鸣,他叫老板已经叫习惯了,只有在公开场合的时候才会称校长,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问题是……叶华对一向机智的小张很不理解:“全世界想拜访我的记者多了去,难道我都要见,这种问题你还用亲自来我这问?”

       “呃……老板,是那位英国女记者。”小张犹豫了会儿又解释了一遍。

       英国女记者?

       海伦琼斯。

       叶华立马就在脑海里想起了这个名字,然后浮现出了一个颇为性感的身姿。

       好吧,错怪小张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机智。

       “来都来了,那就见一面吧。”叶华旋即说道。

       小张点点头出去了一会儿,没过多久便把人带到他的办公室,并且很识趣的迅速离去,顺手还把门给关紧了。

       叶华打量着眼前这位正朝他款步走来的bbc记者,一年没有见面了,不过在也叶华的印象里,她似乎迎来了一年的逆生长,比一年前更加年轻貌美了几分。

       “我说你……”叶华刚刚开口,还没说出几个词,一言不发的海伦直接便是如狼似虎一般的扑上来,让人猝不及防。

       在微愕了片刻时间,反应过来的叶华当即怒了,反手便是将之摁在了办公桌面上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

       事后,办公桌的桌面上依然有着一道颇为清晰的“m”形印痕。

       教训完了,叶华望着女记者觉得她休息的差不多了:“亲爱的,你不要告诉我从另一个半球赶过来只为献pao一发。”

       “只要你同意,我并不介意经常来的honey…”脸上余红尚未完全散去的海伦认真的说。

       “我介意。”

       “不解风情的家伙…”

       叶华拒绝的很果断,开玩笑,她刚刚的样子叶华敢保证,如果答应了,她绝对会十天半个月就往这边飞。

       邂逅一下挺好的,但过了就不好了,跟这位bbc女记者并没有任何的感情。

       而且说实在的,叶华甚至觉得与她发生关系,那是她占了大便宜,自己吃大亏的说。

       “有人向我爆料关于你的超级猛料。”得到满足后的海伦主动转移话题,叶华无所谓的道:“关于我的猛料太多了,你指的那些?例如?”

       “例如……三天前在希尔顿酒店,您在不到2个小时之内竞拍收入超过400亿美元,如果这不算超级猛料,那能延续生命的强效再生激素算不算?”海伦轻挑眉梢笑盈盈的说。

       “是吗?”

       叶华故作一脸惊讶,其实他早就知道了,而且在举行竞拍之前就已经料到不可能隐瞒的住。

       对此,叶华并没有感觉太棘手,其实曝光了也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也是延揽人才的一大有利的手段,现在正是用人之际,那些七老八十的顶尖科学家们只要愿意来海岸线大学,叶华不介意给他们享受改善身体乃至延续生命的待遇。

       “我还没有报道,我觉得这好像是有人想要对你不利。”海伦如是说道。

       “报吧,你能知道,难道以为其他的媒体会不知道?”叶华微笑看向她,她不远万里跑来能把这事情说出来倒是挺意外的,不过也仅此而已了,顶多赏两发,不能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