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倒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谈论过多,旋即转口道:“博士,你知道我还是个商人,但我并不希望拿这次的科研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肆敛财。”
闻言,德雷克教授一愣,吃惊的看向了他:“你也打算效仿贵国的袁先生,公开专利吗?上帝……!”
叶华摇头:“不,博士,我只是希望它能成为人人都能毫无压力承担得起的费用,不用为此支付天价费用。”
德雷克教授肃然敬佩的道:“您是我见过的最伟大而仁慈的企业家叶先生,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商人在面对如此暴利的诱惑下无动于衷,要知道,您这是放弃了一笔难以想象的财富,放弃了一次不可想象的收割财富的机会。”
确实如此,现在的一些癌症患者动辄就要为医疗费用承担几万甚至数十万,一个普通家庭有一个人得了一场这样的“富贵病”,意味着家破人亡的悲剧。
叶华微笑的说道:“博士,v6号(天魔病毒)病毒的特性是‘以毒攻毒’,一旦它们将体内的癌细胞吞噬殆尽,则会陷入休眠,最终会通过新陈代谢排除体外,死亡。”
德雷克教授点点头,“天魔病毒”的特性他已经知道了。
叶华踱步而走,平缓的说道:“治疗疾病终究摆脱不了以此敛财的嫌疑,这无可厚非,但我对以此敛不义之财者深恶痛绝,我始终坚信预防疾病的发生要远比治疗疾病更伟大。所以我和洛兰蒂斯一致认为给v6、v6i病毒体冠以‘癌症疫苗’和‘hiv疫苗’的名称,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两种病症永远不要发生在患者身上,这才是真正的伟大。”
奥伦德雷克肃然起敬,深感认同他的这种说法。
叶华旋即补充道:“但是v6或者v6i病毒体的特性,它无法在健康的人体身上停留,它会很快的被新陈代谢排除体外,而健康的人体依然具备癌变的能力,v6病毒无法在健康群体身上停留,意味着它很难形成“有效抗体”保护着人体。”
“所以我们还要合成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够依附在血液中不断流动,同时它可以与v6病毒‘捆绑’带着病毒跟随血液循环周而复始的在人体内流动而不被排除体外,就像巡逻队卫兵一样,没有发现异常状况则持续保持巡逻,一旦发现体内某一处细胞癌变,则立刻将之吞噬殆尽,被‘捆绑’的卫兵们会继续巡逻,而新复制出来的v6病毒在吞噬所有的养料之后则会陷入休眠状态,排除体外。”
“我明白了,只有这样才能间接获得永久性的‘抗体’,才能起到疫苗的效果。”德雷克教授连连点头,不由得精神大振。
做到了这一点,意味着从此让人谈之色变的癌症成为历史,人们不在惧怕这种病魔,就像感冒一样稀疏平常。
德雷克教授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这个团队,在研发“捆绑”v6或v6i病毒化合物的研发上,德雷克教授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才华会起到很大的贡献。
……
而与此同时,何昊召开的内部临时高级会议也结束了,确立了海岸线生物制药公司的成立事宜。
下午,何昊在于叶华见面。
“叶总,药物上市后关于定价问题你怎么看?”何昊问道,相比较刚刚得到消息时的震撼,他现在已经消化了。
“现在谈药物的定价为时尚早,就算是速度加快再加快,药物全面进入市场也得要两到三年。”叶华翘着腿坐在椅子上,新药物的诞生到应用的周期太长了,研发阶段基本已经进入尾声,但就算是走流程,严格的临床试验走一道过去也的花费很长的时间,尤其是观察实验者更是需要时间。
“不过价格不会很贵,普通人都能毫无压力承担。”叶华补充道。
“这……叶总,是不是太便宜了?这样的药物普通人都……”何昊欲言又止,从其商业价值的角度来看,海岸线集团的经济损失是无可估量,甚至是上千亿的利润损失啊。
叶华笑道:“肯定能挣大钱,亏不了的,这你不用担心。何为疫苗?人人都得打一次,这就是疫苗。”
闻言何昊瞬间恍然:“到底是我的顶头上司,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人人都打一针,就算按照现在的自费疫苗一针300块,那也是无法想象的暴利啊,关键是名利双收。”
要知道,地球上平均每天有40万人口出生,一年就是1.46亿新生人口,打个保守数据,这些新出生的人口里面,假设4600百万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享受癌症疫苗,而另外1亿人口都接受了癌症疫苗的注射,那就是三百亿。
而当下全球人口已经达到80亿规模,假如只需要支付300元的费用从此一辈子不用担心会得癌症,但凡爱惜自己生命的人都不会吝啬这几百块钱,想来也没有人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
在全球80亿人口当中,保守估计55亿人口都会打一针癌症预防针,意味着1.65万亿的收入啊。
简直暴利的不能再暴利了,而且还能赢得世人的赞誉,毕竟,谈癌色变,患上癌症简直绝望,动辄十数万乃至数十万的费用,变成只需要支付几百块就彻底与癌症说再见。
等于全人类一起分担癌症风险,费用全人类一起均摊埋单,如果不做成疫苗,而是当成一种药物,等患病了再治疗,这1.65万亿的费用就均摊在少部分的癌症患者身上,那必然是一笔高昂的费用。
叶华其实并没有那么伟大,合理合法的钱该挣的必须挣,但如果能够找到一种各方都满意的结果无疑是最完美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周后,海岸线大学正式对外公布生命科学学院取得历史性的科研突破,叶华的研究团队已经同时攻克了癌症与hiv病毒的根治手段。
好吧,如果两个人也算是团队的话,不过对外宣称肯定是要带“团队”这个词的。
消息的公布没有大张旗鼓,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仅仅只是在海岸线大学官网上刊登了这条消息。
即便如此“低调”,这一消息的公布也如同一枚深水炸弹被引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传统媒体反映稍显迟钝了一些,但是网络媒体已经把消息传便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网络发达的地区第一件获取了这条快讯。
华夏要攻克癌症和hiv病毒了?!一针搞定癌细胞和hiv病毒?
二十分钟钱海岸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布的消息,在不到200个字的简短内容,介绍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v6和v6i病毒可以成为治疗癌症与hiv病毒。
果然,越是重要的事情,内容越是精简。
消息刚刚出来,社会各界还是处于半懂半懵的状态中,简单来说就是:利用v6和v6i病毒,以毒攻毒,就可以治愈癌症和艾滋病了!
“震惊全世界”、“唯一真正的广谱抗癌、抗艾滋病神药”、“癌症可以治愈了”、“老司机们可以狂飙车了不用担心中标了”、“这个资料就是这么简单打一针”等等网络媒体用以夸张的标题持续发酵,让消息在不到两小时内推上了热搜。
海岸线大学公布的消息,也在短时间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如同“武侠小说”一样,v6和v6i病毒对抗癌症和艾滋病被秒速的现实武侠小说作品里以毒攻毒的“神方”一般简单、有效。
消息过于的突然。
过了一段时间,社会各界似乎冷静了下来,癌症,真的这么简单就被攻克了?
一方是癌细胞、hiv病毒,一方是v6、v6i病毒。
癌症、艾滋病,不治之症;v6、v6i病毒,各界都不知道这病毒到底是什么鬼,但看到这代码是病毒,一看都不是好惹的。
这个治疗真就如完善突然爆出了一些帖子传播的那样神?真就是这么简单的打一针就能把癌症患者和艾滋病患者治愈了好了?
全网的吃瓜网友们兴奋了半天,发现到头来还没有搞清楚v6、v6i到底是个什么鬼,甚至都不知道具体的研发团队是谁。
反应迟钝的传统媒体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海岸线大学求证,而到了第二天,在全网兴奋与质疑声不断中,传统主流媒体用头版头条报道了相关消息,彻底的让全世界为之振奋。
是叶华带领的研究团队取得了这一成果,而且进一步证实了这不是谣传。
真正让人振奋的是,这个团队里面有叶华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简直就是金字招牌,代表了权威。
热议不断的“生命延续”药剂就是出自叶华之手,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今年的诺奖也被热议,几乎板上钉钉,学术界也一致认为叶华和奥伦德雷克将会因为在低温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而共同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有着这么写神级头衔加持,无疑让质疑声飞快的消散,转而的是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民众翘首期待。
……
两天后。
“欣莲,欣莲,你的病有救了,你的病有救了!!”
涌镇的一家酒店里,杨俊明一家占住在州,本来今天就要准备回家一阵子,张欣莲生活两个月后就得再次进入低温休眠。
此刻,杨俊明欣喜若狂的蹲伏在妻子身边:“有救了,海岸线大学又取得了重大的科学进步,不但已经找到了癌症的治愈方法,还连带同时攻克了艾滋病,欣莲,你不用再冷冻了,不用了!!”
闻言张欣莲微呆的望着狂喜的丈夫,张着嘴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攻克难题的正是叶先生和他的团队,不过这不重要,刚刚叶先生打电话给我了,征询我的一间可否让你加入临床试验,他们要同时招募15名癌症病患志愿者和15名艾滋病志愿者参与临床试验。”杨俊明强忍着激动:“我问他成功的概率有多大,他说出于严谨,成功的概率是99%,也就是说,基本是百分之百!而且所有的费用均由海岸线大学承担!!!”
杨俊明对于叶华的感恩之情难以言表,他也非常相信叶华,因为他完全可以很快招募到别的病患者,将死的癌症患者多不胜数,不难招募到,很多晚期患者宁愿赌一把的也不在少数。
关键是叶华的学术权威也摆在那里,影响力和声望也摆在那里。
夫妻俩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张欣莲女士同意了,再次苏醒过来之后,等于第二次重生了,她反而对生死看淡了很多,反而再次重逢后不想在分别。
而真正让杨俊明夫妇毫不犹豫的答应,是叶华带着100%的语气肯定回答他,即便临床试验失败了,张欣莲也还有挽救的机会,那便是再次进入低温冷冻冬眠,有了这份保底手段,基本消除了最后的顾虑。
叶华对于其他的临床试验志愿者也是这样承诺,由此可见,低温医学的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正面效益可不仅仅是把人冷冻起来,还能进一步的促进医学领域的技术发展,临床试验带来了更优异的安全保障之后,人体试验也会进一步的增加,实在不行便将试验失败的人冻存起来,待将来技术突破的时候再进行复苏。
所以必然会促进技术突破。
……
下午,海岸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大群媒体都汇聚在了这里,现场也是一片嘈杂的交流声音。
这时,校内的一名工作人员高举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邀请《京华时报》与《bbc》两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到实验室内进行报道。
“快点呆子!!”
赵欣看到高举的牌子大喜过望,连忙催促着搭档。
混熟了就是好啊,叶华接受的外界媒体专访的就是两家媒体,一家国内的,一家国外的,分别是《京华时报》和《bbc》。
“让一让,谢谢!”
海伦琼斯也是惊喜万分,她也没有想到会有这般意外的惊喜,她在记者群当中众多的女记者里面,可以说是绝对的颜值担当。
“这……这不公平!”
每日邮报的记者很不舒服的喊道,顿时一众媒体界人士纷纷要求进入实验室。
在一众同行的羡慕嫉妒的眼神目送,两家媒体的特派记者被工作人员带走,那意味着能够获得第一手独家资料,能不羡慕嫉妒嘛。
……
“这一次,叶校长会亲自出面介绍研究进展,”工作人员对两家媒体记者如是说道。
“上帝,这是真的?”
赵欣和海伦两人同时惊喜的杏目圆睁,反应过来后,立刻打电话联系主编。
几分钟后,进行独家的直播报道,一个是国内,一个是国外。
叶华决定这么做,也是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一个对此次研究突破充满信心的信号,把影响力扩散出去,加快和缩短疫苗上市的时间。
玄幻小说推荐阅读 More+